?
首页
 -> 政策法规 -> 各级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来源: 市规划局 发文时间:2015-11-29


关于印发《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浙建规[2010]29号

 各市、县(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努力实现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安全的要求,我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现将该导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0一0年三月三十日

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  本导则适用于本省范围设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县城和中心镇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第三条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范围、期限及规模应与相应城乡规划一致,并纳入相应城乡规划同步实施。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与国土、交通、市政、防灾、环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协调,其规划应着重落实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等地下公共空间设施,对其他商业性等地下私有空间重在引导。

  第四条  根据相对应的城乡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应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内容,规模较大的城市应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专题研究。

  总体规划批准后,各地应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依据。

  详细规划阶段,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都应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内容。

  第二章   总体规划阶段

  第五条  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针,对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量进行初步预测,初步划定地下空间管制区范围,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开发强度、总体布局和竖向分层规划,提出各类地下设施的布局要求,提出地下空间建设时序和重点建设区域,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规模较大的城市应当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研究。

  第六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研究:应在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发展目标、战略与建设方针,确定地下空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的划定原则,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对地下空间需求进行初步预测,重点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区域、开发强度和开发模式等进行研究。

  第七条  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节约、集约和有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坚持地上与地下相协调的原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结合城市地面规划和城市建设,尤其要与地下交通设施和城市重点地区建设紧密结合,促进城市地上、地下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做到近远期结合;坚持平灾(战)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地下空间应兼顾平时防灾和战时防空的要求。

  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布局

  (1)平面布局规划: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地上空间功能,确定地下空间平面布局结构和形态,初步划定地下空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的范围,提出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开发利用内容与对象。

  (2)竖向利用规划:地下空间竖向层次大致可分为浅层(0~10米)、中层(-10~-30米)、深层(-30米以下)三个层次。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划分必须符合地下设施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3、地下空间专项设施布局要求

  对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工业设施、地下仓储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人防设施和地下综合体等专项设施提出布局要求。

  4、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八条  总体规划阶段的成果要求:

  1、规划文本

  在总体规划文本中应单独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章节,其条款内容应包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目标和建设方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类型和分层定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布局结构和开发重点等。

  2、规划说明

  在总体规划说明中应单独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章节,规模较大的城市应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

  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建设方针

  三、规划内容

  (一)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二)地下空间管制(初步划定地下空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的范围)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类型

  (四)地下空间平面布局规划(地下空间布局结构、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

  (五)地下空间竖向利用规划

  (六)地下空间专项设施布局要求

  (七)地下空间近期建设重点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八)附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研究报告

  3、规划图纸

  在总体规划图集中必须包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内容的图纸。

  第三章   专项规划阶段

  第九条   专项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深入调研现状资料的基础

  上,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城市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该城市发展的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及建设能力测算,明确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针,研究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总体布局和分层规划,制定各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统筹安排近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

  期限和规划范围相一致。基础数据一般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为准。

  第十条  专项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位置、数量、功能、深度等进行分析评价。

  2、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

  掌握地下空间资源规模与容量,对其开发规模、开发深度、开发价值、发展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地质条件等进行评估,为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3、地下空间需求分析与预测

  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人均GDP水平、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城市

  功能布局优化等角度,分析对地下空间的需求并对地下空间需求量进行预测,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空间需求量。

  4、规划目标

  近期、远期和远景规划目标应根据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建设情况确定;近期规划重点以地下交通设施、地下人防工程为主,适当兼顾平战结合的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等为目标;远期规划以建设地下综合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城市空间容量、缓解城市各种矛盾、建立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为主要目标;远景规划以全面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化、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立地下城为目标。

  5、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主要包括地下空间管制、平面布局、竖向利用和功能布局等内容。

  地下空间管制:划定地下空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的范围,界定开发内容、开发深度及具体利用条件。

  地下空间平面布局:提出地下空间布局要求,根据地下空间管制要求,明确地下空间布局结构与形态。

  地下空间竖向利用:根据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工程地质结构区、不同工程地质层、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区,确定不同工程地质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及规划期内地下空间开发的竖向深度。

  地下空间功能布局:充分考虑与地面建筑功能相协调,根据不同地面建筑功能确定适宜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功能。

  6、各类地下设施规划

  主要包括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工业设施、地下仓储设施及地下综合体等。

  (1)地下公共服务设施

  主要包括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娱乐设施、地下文化设施、地下体育设施、地下医疗设施和地下办公设施等。

  明确各类地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适建内容和具体建设项目。如地下商业街应明确其起点、终点、开发深度、开发规模、与周边地下空间连同和地面出入口等。

  (2)地下交通设施

  主要包括地下动态交通、地下静态交通和地下连通。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地下空间资源条件,提出符合交通需求的地下交通发展战略。

  地下动态交通:包括地下铁路、地下轨道交通、地下机动车通道、地下人行通道等。地下铁路和地下轨道交通的规划设置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确定;地下机动车通道包括地下交通隧道、地下车行立交、地下快速路等,其建设应以“高效实用”为原则;地下人行通道的设置应以缓解地面人流交通压力,实现人车分流,缩短步行距离为目的,明确地下人行通道的设置位置和数量。

  地下静态交通:包括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应以解决停车难及地面停车设施不足为目标,重点建设地下机动车社会停车场,鼓励充分利用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建设地下社会停车场。明确地下社会停车场开发深度、建设规模和停车规模。

  地下连通:包括地下空间(含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之间的连通和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连通。

  (3)地下市政设施

  主要包括各种地下管道(如给水、污水、供热、煤气、运输和电缆、供电、通信)以及综合管道(即“共同沟”)。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开展地下共同沟、地下变电站、地下污水处理设施、地下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各类地下市政设施建设要求及规划设想。

  (4)地下工业设施

  结合地下空间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综合权衡经济、社会、环境和防灾各方面的效益,确定适宜安置于地下的工业设施项目。

  (5)地下仓储设施

  结合地下空间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综合权衡经济、社会、环境和防灾各方面的效益,确定鼓励安置于地下的战略物资、平战物资、防灾物资等仓储设施项目。

  7、地下人防工程规划

  主要包括人防自建工程、结建工程和兼顾工程。提出各类人防工程的配建标准及建设要求,明确地下空间兼顾人防要求及地下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重点项目。

  8、地下空间防灾及灾时利用规划

  地下空间防灾规划主要包括防火、防水、防震和防高温,提出各类防灾规划要求及规划措施,明确地下空间灾(战)时利用规模、用途及容量等。

  9、地下空间近期建设与建设时序

  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相结合,针对城市近期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地下空间近期建设目标、重点建设区域和重点建设项目,并进行初步投资估算,明确实施近期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政策保障措施。

  10、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研究制定从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加强统一规划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相关鼓励机制和地下空间数据库系统,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地下空间投融资开发模式。

  第十一条  专项规划阶段的成果要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构成。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和专题研究成果等。

  1、规划文本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  则(规划目的、依据、范围、期限、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主要内容等)

  第二章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规划

  一、地下空间管制规划

  二、平面布局规划

  三、竖向利用规划

  四、功能布局规划

  第三章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四章  地下交通设施规划

  第五章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第六章  其他地下设施规划

  第七章  地下人防工程规划

  第八章  地下空间防灾规划

  第九章  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主要规划图纸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图

  按地下空间利用形式、开发深度、平时使用功能、战时使用功能分别绘制不同现状分析图。

  (2)地下空间管制规划图

  主要反映地下空间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界限。

  (3)地下空间规划结构图

  主要反映规划形成的地下空间结构内容。

  (4)地下空间规划图

  按时间序列(近期、中期、远期)和空间序列分别绘制地下空间规划图。

  (5)地下交通设施规划图

  主要反映地下铁路、地下轨道交通、地下机动车通道、地下人行通道、地下机动车社会停车场等规划内容。

  (6)地下空间连通规划图

  重点反映地块与地块之间、地块与地下交通设施之间、地下交通设施之间的地下连通内容。

  (7)各类地下设施规划图

  主要包括地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地下综合管廊和市政设施规划图、地下工业仓储设施规划图等。

  (8)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分布图

  主要反映规划范围内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范围。

  (9)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图

  重点反映地下空间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项目。

  (10)地下空间需求预测各类分析图

  (注:以上图纸可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增减。)

  3、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专题研究、基础资料汇编等。

第四章   详细规划阶段

  第十二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次的主要任务: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根据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要求,具体落实规划范围内各类地下设施的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控制要求;详细规定规划范围内开发地块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包括地下空间建设界限、出入口位置、地下公共通道位置与宽度、地下空间标高等,明确地下空间连通要求和兼顾人防及防灾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和说明中应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章节,规划图则中应有地下空间控制指标。

  第十三条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次的主要任务:在编制城市重要地段和重要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同步编制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上一层次规划要求,对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平面布局、空间整合、公共活动、交通系统与主要出入(连通)口、景观环境、安全防灾等进行深入研究,协调公共地下空间与开发地块地下空间、以及地下交通、市政、人防等设施之间的关系,提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规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程序一致,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组织编制。

  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及相关规划组织编制;城市重要地段和重要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主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第十五条  总体规划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总体规划审批程序报批。

  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在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对地下空间专项规划进行修改,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修改申请,经同意后依法修改,修改后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一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段和重要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随相应规划一同审批。

  第十六条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导则》自2010年4月1日试行。

  附录一:名词解释

  1、地下空间

  是指城乡规划区内地表以下,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交通、环保、能源、安全、防灾减灾等需求而进行开发、建设与利用的空间。

  2、设市城市

  本导则特指地级市和县级市,不包括县。

  3、地下轨道交通

  是指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行方式的交通系统。

  4、地下人行通道

  是指修建于地下的供行人使用的步行道。

  5、地下停车库

  是指为缓解地上停车需求和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而修建于地下的停车设施。是城市停车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地下商业街

  是指供公共使用的地下步行通道和沿这一步行通道设置商业服务设施的地下建筑空间。

  7、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

  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地下人工空间内的一种集约化的基础设施。

  8、城市地下综合体

  是指在地下建设以三维方向发展的一种地上与地下系统联系、输送、转换的联结网络,并结合商业、娱乐、存贮、事务、防灾、市政等设施,共同构成用以组织人们活动和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一种综合性设施。

  9、人防工程

  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防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包括自建人防工程和结建人防工程。

  10、人防平战结合工程

  是指在保证人防战备功能的同时,兼顾城乡开发建设而修建的各类地下人防设施。

  11、防灾

  是指预防城市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包括防火、防水、防震、防战争等灾害。

  本导则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

  “应符合……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录二:附表

  附表1   地下空间竖向利用一览表

  

地下空间层次

地下空间主要用途

开发利用状况

浅层

(0~-10米)

  商业、娱乐、停车、步行街、市政设施等

  目前开发利用主要层次

中层

(-10~-30米)

  地下交通如轨道交通、地下公路隧道等

  部分深基坑地下轨道交通设置在该层,但开发程度较低

深层

(-30米)

  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等

  基本未开发

基岩分布区

  交通隧道、人防工程

  已局部开发利用

 

  

 

 

 

 

 

 

 

 

 

 

 

附表2    不同地面功能性质、环境及相适应的地下功能开发项目

  

地面建筑性质

适宜开发的地下建筑性质

地面环境特点

火车站及站前广场

  商业中心、宾馆、娱乐场、车库、地铁车站

  集散广场、繁华

行政办公及其广场

  车库、接待处

  集散广场、安静

住  宅

  地下或半地下室、人防工程、交通、用于库房、营业及服务项目等会所

  生活区

道路交通

  交通工程及公用设施

  噪音大、人流大、车流多

商业娱乐中心

  地下街、地下综合体、娱乐场、地下车库

  繁华、拥挤

道路交叉口

  地下过街或交通枢纽

  繁华、人流大、车流多

学  校  

  实验室、车间、图书馆、体育馆、教室

  安静

重要地段及设施

  贮库、人防工程

  地形特殊、重要、隐蔽

城市广场、绿地

  车库、地下购物中心、交通干线车站、下沉式广场过渡的地下设施

  开敞、可容纳人多

风景区与古迹区保护

  交通、游乐、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观览、旅游人多

 

  附录三:现状基础资料主要内容

  1、城市勘察资料。指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建设有关的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城市测量资料。主要包括城市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城市地下工程及地下管线等专业测量图及地形图等。

  3、气象资料

  4、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主要包括规模、数量、主要功能、分布及状况等基础资料。

  5、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6、城市交通资料

  7、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8、城市市政设施资料

  9、城市环境资料

  10、地下空间普查表

  表1  现状普通地下空间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地址

  建设

  单位

  管理单位

  工程

  类型

  建筑

  面积

  使用

  面积

  平时

  用途

  战时

  用途

  使用率

  出入口数   量

                       
                       
                       

 

  注:工程类型中“1”代表单建式,“2”代表附建式。

  表2  现状人防工程一览表

  

  序号

  工程

  名称

  地址

  建设

  单位

  管理

  单位

  工程

  类型

  地下

  层数

  人  防

  所在层

  总建筑面   积

  战时

  用途

  平时

  用途

  出入口

  数 量

                       
                       
                       

 

  注:工程类型中,“1”代表防空地下室,“2”代表坑道,“3”代表地道。

  表3  用地审批情况一览表

  

  序

  号

  项目

  编号

  建设

  单位

  建设项目

  名      称

  审批

  阶段

  用地

  性质

  地下空间

  层       数

  地下空间

  建筑面  积

  人防工程

  面       积

  战时

  用途

  平时

  用途

  出入口

  数   量

                       
                       
                       

 

  附录四:相关专题研究

  专题一  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

  掌握地下空间资源规模与容量,对其开发规模、开发深度、开发价值、发展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的可行性等进行评估,为制定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调查采用方法可用逐项排除法。在一定平面和深度范围内,排除因地质条件不良而不宜开发的部分,排除地面空间已经利用,相对应的地下空间不宜再利用部分,排除地下空间已利用的部分,即可获得可供有效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量。

  采用技术手段:航空遥感(RS)和计算机辅助(CAD)技术。建立地下空间资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实行动态更新与监控。

  专题二  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功能衔接研究

  从其区位性内容(居住区、商业区、城市广场与大型绿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特殊功能区——新城区、开发区、CBD地区等)分析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功能衔接,形成专题研究。

  专题三  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研究

  地下空间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城市发展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布局、人们活动方式、土地价格、信息技术水平、自然地理条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特征,对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建议采用多种方法(如经验法、空间协调系数法和数学模型法)进行,以求较准确地确定本地区地下空间的需求量。

  专题四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案例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国家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功案例,分析对比自身城市发展特征,寻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因素,借鉴其先进经验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专题五  地下空间地质灾害预测分析

  专题六  地下空间权属研究

  专题七  地下人防工程布局与功能配套研究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